工商管理硕士(MBA)-非全日制
(专业代码:125100 学位授予类别: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一、培养目标
发挥大连海事大学特色优势,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与国家对港航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人才需求,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置身行业发展前沿,通过提供精品课程体系和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理论和实务并重,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方法与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全球意识、富于开拓进取及创新精神的适应现代工商企业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高层次、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服务于港航经济、物流与供应链、航运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实务型高级管理人才。
二、专业简介及培养方向
大连海事大学MBA项目强调“以特色为基础,注重综合应用,培养创新能力”,打造适应国际化经营和我国工商企事业发展需要,特别是港航企事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教育体系。自2005年获批以来,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我校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
根据大连海事大学的办学特色以及我国工商管理事业对于MBA研究生能力培养的实际需求,大连海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设置了包括工商企业管理(1)、商业模式创新管理(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创新创业(3)三个培养方向。
三、培养方式及年限
大连海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非全日制(定向就业),培养方式采取基础能力培养和专业方向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基础能力培养方面采用多元化协同培养方式,即以经典的学位课程为核心;以情景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移动课堂和在线课堂等教学方式为手段;以案例分析研讨、实战模拟等实践项目为保障;以名家讲座和学生自我完善项目等为辅助;构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培养方式;专业方向能力培养方面采用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协同培养方式,即以精选专业选修课程为主线;以主题论坛、企业参访、跨界交流等方式为手段;以解决企业管理与创新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各地区典型行业和企业案例研究为辅助;构成“校-企-社”多方协同培养方式。
大连海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学制2.5年,在基本学制规定时间内,研究生应完成学位论文答辩和授予学位审查等各项工作。课程学习原则上不少于1.5年,在校修业年限最长为4年,申请学位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时间)。
即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基本学制结束前两个月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论文延期申请报告,学院审核批准后,申请学位最长年限可延长到5年。
四、学分要求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与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其中必修课34学分(含必修与实践环节),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学位论文4学分。课程学习中,每个学分学习时间不少于16课时。
五、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学时/ 学分 |
学期 |
课程建设 单位 |
任课 教师 |
考核方式 |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类 5学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2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陈双泉、金迪等 |
考试 |
商务英语 |
32/2 |
2 |
外国语学院 |
尚晓华等 |
考试 |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16/1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韩兵、冯琳 |
考查 |
||
专业基础类 10学分 |
管理经济学 |
32/2 |
1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蹇令香、许丽丽等 |
考试 |
|
会计学 |
32/2 |
1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刘天芸、刘艳萍、李琳 |
考试 |
||
运营管理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张令荣、刘家国、李朝辉 |
考试 |
||
组织行为学 |
32/2 |
1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贾晓惠、江洪、商华 |
考试 |
||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韩晓琳、王馨、商华 |
考试 |
||
营销管理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沈璐、宋晓兵、滕文波、郝胜宇 |
考试 |
||
专业前沿类 4学分 |
战略管理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王雪冬等 |
考试 |
|
国际航运管理(方向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钟铭 |
考试 |
||
国际航运经济学(方向2、4) |
32/2 |
2 |
|
|
考试 |
||
公司理财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何任、李伟 |
考试 |
||
研究方法类 2学分 |
数据、模型与决策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白丹宇、郭红月 |
考试 |
|
实验实践类 4学分 |
企业伦理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孟斌、冯琳 |
考试 |
|
企业经营模拟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何剑彤 |
考查 |
||
航运风险管理(方向2、3、4)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考查 |
||
选修课 |
公共素质类 |
管理学 |
32/2 |
1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马鹤丹、韩震 |
考查 |
管理心理学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王军进、田芯 |
考查 |
||
管理沟通 |
32/2 |
1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孙建平 |
考查 |
||
领导科学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范利东 |
考查 |
||
创新创业管理(方向2)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赵宇哲、屈莉莉 |
考查 |
||
职业素质类 |
绩效与薪酬管理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韩晓琳 |
考试 |
|
管理信息系统-大数据赋能与模式创新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李朝辉、方艳 |
考查 |
||
市场调查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沈璐 |
考查 |
||
海商法(方向1、4)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国际商务管理(方向1)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冯琳、冯晓玲 |
考查 |
||
服务管理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港口经济与经营管理(方向2)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智慧港口(方向2) |
32/2 |
3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港口物流(方向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曾庆成、贾鹏、于波 |
考查 |
||
现代航运经营与管理(方向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王军 |
考查 |
||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1、2、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匡海波、韩兵 |
考试 |
||
物流系统规划(方向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供应链金融(方向1、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隋聪、耿新鹏 |
考查 |
||
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向2)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贝泓涵、王雪冬 |
考试 |
||
航运衍生品与风险管理(方向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宫晓婞、余方平 |
考查 |
||
重构物流企业盈利模式(方向3) |
32/2 |
2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李长宏 |
考查 |
||
应用能力类 |
互联网+供应链(方向3)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余方平 |
考查 |
|
物流中心运作与管理(方向3)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牟向伟 |
考查 |
||
航运金融与投资(方向4)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航运市场经济与贸易(方向4) |
32/2 |
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
|
||
必修与实践环节(不低于9学分) |
专业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 |
6个月/6 |
1-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相关 专家 |
考查 |
|
专题讲座 |
16/1 |
1-5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相关 专家 |
考查 |
||
企业实践及学科竞赛 |
16/1 |
1-4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相关 专家 |
考查 |
||
海外交流学习 |
16/1 |
1-5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相关 专家 |
考查 |
||
企业参访(4次) |
16/1 |
1-5 |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 |
相关 专家 |
考查 |
||
帆船运动 |
16/1 |
1-4 |
航训中心 |
相关 专家 |
考查 |
六、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教学内容应密切结合行(企)业实际应用,体现前沿性、实用性。及时将本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特别是行(企)业最新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流程、新工艺、新材料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学。重视案例编写和案例库建设,积极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企)业专家担任课程授课教师。
创新教学方法,重点加强案例教学、在线教学、实践(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考核。
七、实践环节
每学年末进行实践学分审核和认定工作。具体学分说明如下:
◆专业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6学分);
◆专题讲座:每4学时记0.25学分,以此类推核算;
◆企业实践及学科竞赛:代表学校在东北地区赛及全国比赛中取得前三名的团队的全体成员,可获得3学分;参加比赛入围初赛获得1学分;学分以最高奖项进行认定,不做累加;参加企业实践,完成不低于2000字的实践报告,获得1学分;
◆海外交流学习:参加交流并提交2000以上的考察报告,记1学分。
◆企业参访:每次记0.25学分,以此类推核算;
◆帆船运动:16学时记1学分。
八、学位论文相关要求
1.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强调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一般应来源于学生所在企业(或机构)的管理工作实际,所选主题能够反映企业最新的管理实践、具有研究价值、是企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实际管理问题。论文的选题应遵循典型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原则。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与研究价值,要求选题应尽可能细化和聚焦,围绕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独特现象和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和撰写。
开题报告应论述学位论文选题依据、研究方案、工作计划等关键问题。内容包括:题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进度安排等。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20篇,近5年的文献不低于1/2,并且包含一定数量的外文期刊。
论文题目应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确定,按照论文选题方向组建3-5人(要求均为硕导)开题小组,举行开题报告会,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开题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第一次未通过开题考核的学生,可在6个月后申请第二次开题。已通过开题考核的学生,如论文撰写过程中论文题目变动较大,需重新开题。
学生开题考核通过并提交开题报告6个月后,可申请中期考核。
2.中期考核
由学院统一安排,研究所组织举行论文中期考核报告会。考核小组由3-5名硕导组成,导师负责将学生《论文中期考核报告》提交小组审阅。
中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量方面,应完成论文全部的2/3左右;内容方面,研究工作进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拟解决的途径;后续工作方面,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
考核结论(考核成绩)分为通过、不通过。对于通过的,研究生需在一周内按专家意见对中期进展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尽快开展后续论文工作;对于未通过的,可在6个月后重新提出中期考核申请。
3.论文审查
答辩前2-3个月,由学院组织论文的预审。预审通过者,可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论文外审,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
如果学生和导师对论文预审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复议申请,由其组织专家复议,并给出书面意见。
4.论文考核要求
学位论文必须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应兼具实践性和专业性的双重导向。一方面,强调学生对于具体的管理现象、管理实践全过程信息的系统性描述,以及对本土化管理问题的提炼与总结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深度、具体、和创新性应用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实际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所形成的管理思路和管理解决方案应对同行业同类型企业(或机构)具有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学生必须秉持严谨的专业态度、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最终达到资料可靠、理论方法正确、思路清晰、工作量充足。学位论文正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3万字,工作时间不少于12个月。学位论文必须符合学术规范要求,文字通顺,层次清晰,图表规范,格式清楚,详见《大连海事大学专业学位论文格式模版》。
九、学位授予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准予毕业。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十、其他
本方案自2022级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执行。
学位点负责人签字: 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签字:
日期: 日期: